今日,“药叶朋友说”为所有药业同行们整理了4条国内的药业药闻。
一. 顶级骨科专家、积水潭医院原院长调查结果揭露
据行业消息,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两口被铐走。
昨天,调查组在田家搜了6个小时左右,搜出现金、债券、存折共计3–4个亿。总计查封北京四合院一套、美比弗利山庄一套别墅、曼哈顿上东一套别墅、瑞士一套房产。

田伟,1959年2月5日出生于北京。1978年至1983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任矫形骨科住院医师。
积水潭医院以骨科见长,其骨科专业常年排名全国第一。
1989年至1994年,田伟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国立弘前大学骨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弘前大学医学部整形外科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田伟回国,在积水潭医院任矫形骨科副院长;后又任脊柱外科副院长。2003年,田伟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直至2020年8月卸任。
2018年,田伟当选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了解,田伟长期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应用,是我国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田伟教授及其团队曾运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和导航,成功挑战了世界脊柱外科手术领域的“禁区”——被喻为“生命中枢”的上颈椎畸形手术,误差不到1毫米。
他提出创新计算机辅助微创脊柱手术理念,创立四种基于三维导航的智能骨科新术式,将高风险的上颈椎内固定术准确率由国际报道的(55%-71%)提升至95%。
他组建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团队,研制出了首台基于实时导航和力反馈的脊柱机器人,研发了手术机器人操作的复合振动超声骨刀,获得国内唯一医疗机器人Ⅲ类器械注册证,突破了国际垄断。
他曾建立颈椎人工间盘数据库,完成国际单中心最大规模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率先提出椎旁骨化理念,彻底纠正了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传统错误观念;提出基于CT影像的椎旁骨化分型,对明确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适应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以说,田伟对我国骨科诊疗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接近案件调查的人士表示,在春节之前,纪委监察部门曾对是否要带走调查田伟进行过评估,“最终还是决定抓了他”。该人士称,田伟被调查一事,是中国医疗反腐领域“标志性的案件”。
来源:药通社
二. 为什么基本医疗保险要省级统筹?
两会中明确,今年的医保重点工作包括“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提高统筹层次,可以有效提升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为了解决统筹层次较低存在的问题,我国明确要实行以省级为单位的基本医保基金统筹,并在多项重要的改革政策中做出了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持续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统一性、安全性和规范性,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地已经着手进行省级统筹的探索,去年11月,四川和辽宁相继发文着手进行省级统筹工作,而今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辽宁、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青海、新疆十省表示拟推进医保省级统筹。
1.实现医保基金的集中管理和使用
过去,我国医保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较为分散的情况,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医保基金账户。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医保基金的浪费和效益不高。而多省“省级医保统筹”的实现,可以将各省的医保基金集中管理和使用,提高管理层次,形成规模效应。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医保基金的作用,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为参保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2.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在分散管理的情况下,各省的医保基金规模较小,一旦遇到较大的疾病风险,很容易出现基金支付困难的情况。而通过多省“省级医保统筹”,可以将各省的医保基金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基金池。这样,即使遇到较大的疾病风险,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3.为进一步深化医保改革提供基础
多省“省级医保统筹”是医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实现可以为进一步深化医保改革提供基础。例如,随着医保统筹层次的提高,可以逐步实现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统一和衔接,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和服务质量。此外,还可以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更好的条件,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支付方式。
4.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布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资源匮乏。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导致了医疗服务的差距和参保人的不公平待遇。而多省“省级医保统筹”的实现,可以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调配医疗卫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均衡分布。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5.有利于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多省“省级医保统筹”的实现,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和结算平台,可以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的即时结算和报销,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总之,多省“省级医保统筹”是医保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于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深化医保改革、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布以及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来源:医保那些事
三. 卫健委通告,医疗设备配置启动
近日,浙江卫健委发布《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情况的通告》,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医疗机构申请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申请许可情况。

根据《通告》内容,同意新增配置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共3台,同意新增配置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共9台,同意新增配置医用直线加速器(LA)共7台。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情况具体如下:


去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的通知》,新版目录的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
市场普遍认为,医疗设备配置政策的放宽,将刺激设备配置需求的加速释放。
来源:赛柏蓝器械
四. 湖北省1058个品种调整挂网价
3月18日,湖北省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医保办函〔2023〕104号)、《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准入及其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鄂医保发〔2021〕46号)、《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已挂网药品价格动态调整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对近期主动申请下调挂网价的部分挂网药品进行了审核及公示。
通知表明自2024年3月19日起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开始执行,调整挂网价的已挂网药品共1058个,涉及471家企业684个通用名。




注:篇幅有限,如有需要,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客服获取。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