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落实基药、国谈、创新药配备

落实基药、国谈、创新药配备

  发布日期:2024/4/17 10:30:48

今日,“药叶朋友说”为所有药业同行们整理了4条国内的药业药闻。

一、落实基药、国谈、创新药配备

推动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落地落实。加强基本药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不断完善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机制。

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配用管理。促进基本药物、国谈药品、创新药品等配备政策协同落地,对全省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履职尽责等情况开展全面调研评价。

4月7日,2024年全省药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指出,2023年广东省药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抓制度落实、抓合理用药、抓药品保供、抓机制规范,不断创新药事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地见效,医疗机构药品配用管理规范有序,高质量药学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药品供应保障坚强有力。


会议强调,2024年全省卫生健康药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协同构建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线,推动鼓励药品研发创新、保障生产供应、促进合理使用等关键政策高效衔接,着力完善药物政策体系,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

1.要推动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落地落实。

2.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3.要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配用管理。

4.要进一步加强特殊药品使用管理。

5.要推动药事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6.要优化完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体系。

7.要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药械创新发展。

来源:广东省卫健委

二、3月集采数据曝光!涉及国采四六八和多个联盟集采

近日,江西省医药价格和采购服务中心公布了《江西省药品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情况通报(2024年3月)》,对第四批、第六批、第八批的国家集采和赣粤豫鄂四省联盟、十六省联盟、河南十四省联盟及第二批中成药联盟集采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完整通报点击阅读原文)。

《通报》中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指出江西执行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江西省牵头药品联盟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网上采购使用平稳有序。据统计,七个项目的平均网上配送率达到91.93%。从采购总金额来看,第八批国采采购总金额53138.48万元是所有项目中数额最高的。

一、第四批国家集采项目

2023 年 5 月 01 日,项目进入第三个采购周期,2023年5月 01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9175.36 万片/粒/支/袋、采购总金额为12001.27万元,占同品种药品采购金额的91.63%。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和占比。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264.99%,占同品规所有药品采购总数量的比例为 93.74%。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93.81%。

二、赣粤豫鄂四省联盟项目

2023 年 5 月 20 日,项目进入第二个采购周期,2023年5月 20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273.45 万片/粒/支/袋、采购总金额为1840.06万元,占同品种药品采购金额的 73.11%。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和占比。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234.09%,占同品规所有药品采购总数量的比例为 91.06%。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87.24%。

三、第六批国家集采项目(胰岛素)

2022 年 5 月 24 日,项目进入第三个采购周期,2022年5月 24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1222.69 万支、采购总金额为52656.99 万元。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和占比。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190.21%。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94.93%。

四、第八批国家集采项目

2023 年 6 月 30 日,项目开始执行,2023 年6 月30日至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18537.36 万片/粒/支/袋、采购总金额为53138.48万元,占同品种药品采购金额的71.35%。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和占比。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285.28%,占同品规所有药品采购总数量的比例为 88.22%。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89.86%。

五、十六省联盟项目

2023 年 6 月 30 日,项目开始执行,2023 年6 月30日至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793.40 万片/粒/支/袋、采购总金额为4697.37万元,占同品种药品采购金额的 72.13%。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和占比。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324.87%,占同品规所有药品采购总数量的比例为 91.07%。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91.11%。

六、河南十四省联盟项目

2023 年 8 月 01 日,项目开始执行,2023 年8 月01日至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5250.76 万片/粒/支/袋、采购总金额为2971.37万元。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193.30%。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91.91%。

七、第二批中成药联盟项目

2023 年 11 月 01 日,项目开始执行,2023 年11月01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中选结果采购情况如下:

(一)采购数量和金额。全省12 个联盟地区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 17323.72 万片/粒/支/袋、采购总金额为12391.61万元。

(二)中选药完成进度。全省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 110.68%。

(三)网上配送率。全省总体网上配送率为94.65%。
来源:医药健康资讯

三、临床专科能力评估观察 | 医院“看病能力”也将用数据描画

近日,首批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启动,这意味着对全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单科评价”正式进入实战阶段,临床专科硬实力的评比被摆在了更高、更公开的层面,医院的“看病能力”将有更具象化的呈现。对于老百姓而言,当遇到“看某疾病哪家医院看得好”的问题时,参看国家级权威答案,选医院、选专科会少走弯路。

01:何以“安身立命”

梳理临床专科能力评估指标发现,14个通用指标围绕服务能力、技术能力、质量安全、服务效率4个维度设计,没有加入科研、教学等评价指标,显而易见地偏爱“纯临床能力”。其中,体现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的指标权重,占比超过60%。

有专家坦言,医疗机构最重要的工作是看病,看病靠的恰是专科能力。有的医院哪怕只有一两个特色重点专科,也发展得很好。而有的医院整体庞大,发展却不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安身立命”的特色专科。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未能充分理解临床专科的内涵,出现“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

患者最大的诉求就是到医院看好病。患者关心的是,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病情,便捷地找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医生。而现实中,“看病找不到匹配度高的医院、医生”的现象并不少见。有患者家属抱怨,网上搜到某位专家,科研成果多、荣誉也多,但是就诊时发现看病、手术却“差点意思”。

“一家医院的硬核实力是什么?是为老百姓看好病,是把手术做漂亮。此次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进一步明晰了这个方向,也让老百姓更清楚地看到哪家医院有实实在在的看病能力。”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大连市眼科医院院长张立军说。

“国家级医院、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会办医院等都用‘一把尺子量身高’,用数据说话,可以让真正具有临床实力的专科脱颖而出。相信不少人会发现,自己身边就有强势专科,很多疾病不用到北京、上海也能很好地解决。”张立军说。大连三院的眼科是该院强势专科,同时与神经介入科、耳鼻喉科、创面修复科、内分泌与代谢科等多学科联合开展诊治工作,带动了其他科室的积极性,诊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评估面广是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的一个重要特征,符合条件的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都会被纳入。张立军说,医院可从不同的维度看到自己的临床能力到底排在什么位置,从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国家级评估完成后,老百姓可按照评估结果针对性地就医。

当前,一体多病的人日渐增多,同时兼顾多种疾病也是很多人的诉求。这一点在临床专科的定义里有明确要求:“为患者提供全流程诊疗服务的组织或平台”。“有的患者就诊一次要挂五六个号,不仅时间不一致,而且每位医生会从各自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单点信息简单叠加、没有融会贯通时,患者及其家属会很蒙。”张立军以眼科为例,一名患者可能既有白内障,又有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这时提供全流程诊疗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以疾病诊疗为链条”打破学科壁垒的初衷。

02:“破”与“立”

“希望以后的考核都能按病种考。”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韩杨云说出了正在探索打破学科壁垒的管理者们的心声。此次评估强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这一导向让更多人坚定了前行的脚步。

在“破”与“立”的问题上,去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给出了答案:医疗机构要探索打破原有的医学学科和诊疗科目壁垒,全面梳理医务人员组成、设备设施条件、医疗技术和药品器械等诊疗要素需求并合理配置,组建相关重大疾病(领域)临床专科。

不过,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路远比想象得长。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不少医院在探索专病中心、联合病房等,试图打破传统学科和科室的壁垒,但大部分局限于地理空间上的聚合或名称上的整合。有些医院步子迈得大一些,通过绩效奖励向专病中心、联合病房等倾斜的方式,鼓励各专业医务人员加入其中。但从整体看,在实际运行模式、人财物管理、分配机制等方面仍难以有实质性突破。医疗机构如何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和产出考核评估机制,以优化专科组织形式,这是目前多数医院面临的难题。

探路的过程总是艰辛的。从2016年开始探索专病中心建设的德阳市人民医院对此很有体会。

该院在探索之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重症胰腺炎诊治中心仅2023年就诊治患者854名,中、重症占比增至52.2%;全面推进腹部消化疾病中心、头部神经疾病中心等5个中心建设;建成内分泌甲状腺疾病中心,人财物统一管理,内外科联合查房、联合术前讨论、联合人才培养,建立“不转组不转床,医生围着患者转”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韩杨云坦言,专病中心建设初期有阻力,有些人不理解。但让他高兴的是,如今大环境不一样了,“国家大力倡导打破学科壁垒,而且临床专科评价也不以科室为单位,很多医院会不自觉地走到融合的道路上来”。

今年,德阳市人民医院将搬入新院区,传统分科会完全取消。比如,传统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没有了,统称神经疾病中心。“不管是神内的缺血性疾病,还是神外的出血性疾病,都将在一个病区完成诊疗。”韩杨云说,该院正在进行新的科室划分和人员配置,打破过去布局,对人员、科室进行重新排列组合。

“破壁”能不能成功,韩杨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二是在绩效激励上做好准备,给科室孵化时间,因地制宜进行学科融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多做试点。另外,建设专病中心要有具有影响力的带头人、一定数量的患者作为支撑,否则也做不成。”韩杨云提醒。

打破学科限制后,是否影响科研能力?“不会。”韩杨云说,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由临床专科集中管理,其科研、教学等非临床诊疗任务仍由其专业所属学科管理,设置上有科研主任和教学主任,跟着传统学科走,医疗主任跟着专病中心走。

03:引导前行方向

评估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手段,但评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以评促建。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是对医疗机构某一临床专科医疗能力的综合评估,在考核数据的抓取上,提取的是医院所有相关病例数据,不区分具体临床科室。

对医疗机构而言,临床专科能力评估根据临床客观数据,采用科学量化的方式对专科进行评估,可以让大家清楚地了解临床的真实情况,掌握各地各专业真正的医疗能力,明白短板在哪里、长处是什么,为下一步更好发挥不同机构和专科优势、建设功能互补的临床专科体系打基础。

跳出医疗机构,临床专科能力评估也可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投入方向和领域,对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予以精准支持。

采访中,一名长期关注临床专科能力的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地区,当地政府对临床专科建设的投入总体上相对欠缺,部分地区甚至缺位,导致临床专科能力与当地群众的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造成患者跨区域流动就医的直接原因。另外,有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投入,不清楚应支持哪些专科;有的地方对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投入意愿;还有的地方没有规划好各医院间的专科发展格局,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事实上,临床专科建设最主要的是行政部门做好规划,引导各医院错位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这需要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规划主导作用,统筹辖区内医疗机构间的临床专科建设,完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相关支持政策与制度建设。同时,根据本地区疾病谱的变化,前瞻性地加强相关临床专科建设,主动识变应变。《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围绕本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统筹医疗机构间的临床专科建设,指导辖区内三级医疗机构确定优先建设发展的方向,在辖区内构建系统连续、功能互补的临床专科群,形成覆盖本辖区疾病谱主要疾病和重大疾病的三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网。

采访中有专家提示,当前行业和社会上不少人把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等同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其实二者是两回事。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是建设期结束时自然而然的项目验收,评估则是想看看各地重点专科建设的成效。二者不矛盾,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据了解,近期我国将启动2024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

在这方面,韩杨云希望“国家能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例如,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临床重点专科布局上,直接对应疾病链条,如消化中心、神经中心等”。
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

四、中纪委发文:紧盯「器械采购」关键岗位

01:医疗反腐再升级,器械采购被点名

4月11日,中纪委官网发布题为《理论视野丨营造风清气正医药行业生态》文章(完整附文末)。提出要紧盯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以及药品耗材、器械采购、检验检查、行政后勤等关键岗位。

文章指出,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严重稀释了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红利,蚕食了人民群众权益,既掣肘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改革发展,也危害了医药卫生领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问题严重损毁医药行业和医务人员形象,严重干扰医务人员正常执业和医疗机构诊疗秩序,需要通过集中整治。

开年以来,医疗反腐高压态势不减,监管力度和覆盖范围持续持续拓展。

2月,中纪委发布《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部署了2024年主要工作,其中包括继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决防止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

坚持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持向基层延伸,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瞄准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开展集中整治。

观察今年各类反腐文件,“关键人物”被提到的频率更为密集。

4月11日,中纪委发布题为《全方位管住关键少数》的文章,提出围绕重点环节、重要事项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将“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制定权力运行清单,构建“一把手”职责权力可查、可控、可纠正的运行体系。

此外,进一步畅通纪检监察机关、巡察机构与审计机关的情况通报渠道,优化协作配合程序,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加强对“一把手”履职用权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内容的信息共享。

目前各类大型医院巡查已在多地正式启动,巡查内容包括要加强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监督,以及建立完善覆盖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医疗行为、重要药品耗材、大型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项目等关键节点的监测预警体系和监管机制,并做好问题处置和持续改进。

02:多部门出手,内外拆解器械采购顽疾

药械采购是滋生腐败的重灾区,医疗领域的落马干部们也多折戬于此。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江苏持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有力监督促专项整治走深走实》中提到,自2017年至2019年,江苏省查处医用耗材采购贿赂案件占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46.7%,已超过药品回扣案件,位居首位。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上针对器械采购方面的监管趋势日益趋严,相关细则接连发布。

招投标方面,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市监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提出:不得为招标人指定定标单位或者定标人员;不得将定标权交由招标人或者其授权的评标委员会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人员行使;不得规定招标投标交易服务机构行使审批、备案、监管、处罚等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职能等。

4月8日,湖南省卫健委发布《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设备采购需求全过程集体决策制度;不得在医用耗材遴选、采购和使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严禁设置倾向性、排他性参数和指标,严禁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条件等。

3月11日,内蒙古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自3月开始启动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治理,彻查违规收费、虚假应标、围标串标、行贿等一系列采购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采购管理方面,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具体到药械采购包括:

严格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政策,明确职责划分与归口管理,确定药品、医用耗材、仪器设备、科研试剂等品类多、金额大的物资和设备,以及信息系统、委托(购买)服务、工程物资等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管控环节和控制措施。

多部门内外监管同步推进,医疗腐败链条正在逐渐被拆解,药械市场生存规则已然转变。

附全文:

来源:赛柏蓝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感冒滴丸 滴丸 湖北 2013-04-28
桉柠蒎肠... 软胶囊... 广西 2016-11-11
酮康唑洗... 洗剂 安徽 2020-05-13
注射用果... 注射剂... 广西 2017-01-11
注射用盐... 冻干粉... 北京军区 2010-08-31
颈通颗粒 颗粒剂 安徽 2019-01-29
安脑丸 上海 2017-07-0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