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7 日至 25 日,国家医保局连续召开五场专题座谈会,聚焦 "医保支持创新药械" 这一核心议题。从临床价值评估到医保准入机制,从研发数据支持到资本投入保障,一系列政策信号的释放,为中国创新药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全链条护航:从研发到资本的创新闭环
医保局通过五场座谈会构建了覆盖创新药械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让创新 "有方向、能落地、得回报":
研发立项阶段:打通医保数据与研发的协同通道,利用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等数据为研发 "导航",推动研发从 "经验判断" 转向 "数据驱动"。
临床应用阶段: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医疗机构成为创新技术落地的 "试验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分享了医保收费立项助力无管技术、脑机接口等新技术临床转化的实践经验。
价值评估阶段:通过科学评估创新产品的临床、经济和社会综合价值,为医保购买提供依据。座谈会明确提出研究实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探索差异化创新导向的价值评估体系。
医保准入阶段: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创新药械纳入医保的速度,让患者更快受益于创新成果。
资本支持阶段: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投公司等机构参与,以"耐心资本"破解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难题,为创新药械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二、全主体协同:构建创新生态 "共同体"
五场座谈会的参与名单涵盖了创新药械领域的核心主体,形成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生态格局:
科研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昌平国家实验室等提供智力支撑,为创新方向把关。
企业代表: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上海罗氏制药、联影医疗、北京术锐机器人等企业分享研发生产实践,展现中国创新药械的产业实力。
医疗机构: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成为创新技术临床应用的关键节点,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转化。
投资机构: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以市场力量为创新药械发展注入资本活水。
媒体参与: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建言献策,助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三、全要素激活:数据、政策、资金三驾马车
座谈会聚焦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为药械创新提供全方位保障:
数据要素:明确要利用医保大数据资源,为研发提供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等关键数据支持,让研发方向更精准。
政策要素: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优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政策组合拳,持续为药械创新赋能。
资金要素:国家开发银行、全国社保基金等机构的参与,破解创新药械研发 "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 的难题,让创新企业 "敢研发、能持续"。
四、全心全意:医保局的决心与担当
五场座谈会由国家医保局领导主持,局内办公室、医药管理司、价格招采司等核心部门负责人悉数出席,传递出 "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 的鲜明态度。
医保局明确拒绝伪创新、内卷式创新,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真正解决患者需求的突破性创新。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中国创新药械将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患者带来中国方案。
五场座谈会构建起 "研发有数据、临床有路径、准入有机制、资本有耐心" 的创新生态,标志着中国医保从 "保基本" 向 "促创新" 的战略性转变。在政策护航下,中国创新药械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最终惠及每一位患者。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