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3+N”联盟正式启动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采购需求量填报工作!这场覆盖三地数百家医疗机构的集采行动,将直接影响未来一年止血材料的采购价格和市场格局。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在11月21日17时前完成数据提交。

本次集采的产品范围明确指向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核心标识是国家医保局分类代码以C1501开头的产品。具体包括止血纱布、止血粉、胶原海绵、明胶海绵等14个品类,甚至涵盖了耳鼻喉专用止血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纳入产品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意味着无证产品或备案凭证产品将被彻底排除在外。
市场人士分析,这类耗材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急诊创伤等场景,年采购金额可达数十亿元。此次联盟采购将通过“以量换价”模式,预计能推动价格平均下降30%-50%。
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被要求“全部参加”,没有选择余地。而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则采用“自愿加入”原则,但前提是必须承诺遵守本次集采的所有规定。这一安排既保证了采购量的规模效应,又为社会办医保留了灵活性。
据不完全统计,仅京津冀三地就有超过1500家公立医院,加上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本次集采的覆盖范围将创同类产品新高。有行业观察家指出,“3+N”模式中的“N”可能包括山西、内蒙古等周边省份,最终采购规模或突破百亿。
医疗机构需通过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https://hc.tjmpc.cn:17055/Login.aspx)进行直报,具体路径为“京津冀耗材联合采购平台→招标系统→3+N联盟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需求量填报”。平台提供操作手册供参考,但实际填报中有三个“红线”不能碰:
数据幅度限制:未来一年采购量不得低于2023年历史采购量的80%,也不得高于120%,超限需提交书面说明
双签字盖章:提交时必须上传经党组织书记和院长共同签字的盖章件
两级审核机制:医疗机构提交后,需经市级医保局审核,再报省级医保部门复核
本次填报采用“同步进行”模式,医疗机构填报与市级审核共用同一时间段:
起止时间: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21日17时
原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