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湖北省医药采购平台药品挂网采购规则》,1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挂网申报主体与流程全解析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申报主体,外资企业可委托境内总代理办理,但必须提供书面授权公证书。申报通道为湖北医保服务平台-医药价格和招采服务网(https://ybj.hubei.gov.cn/hubeiHallSt/web/hallEnter/#/Index),企业需承诺:主动提供药品追溯码、授权查询增值税发票信息、对重大失信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无效挂网的三大雷区:一是"挂网不挂价"直接驳回;二是"线上低价不供、线下高价销售"按失信处理;三是备案采购后未在3个月内补办挂网手续。
二、价格管控进入"黄红标"时代
新规建立阶梯式价格风险预警机制。过评药品挂网价不得超过参比制剂的70%,未过评药品为60%。已集采品种的红标价格为最高中选价的3倍,超过即强制撤网。
跨省价格联动设置30天时限:企业在外省出现更低挂网价,必须在30天内主动下调湖北价格,否则触发黄标预警。
中成药企业面临日均治疗费用管控,不同厂牌间价差不得超过最低价的5倍,日均费用超5元纳入重点监测。
三、差比价规则堵死"换包装涨价"漏洞
片剂、胶囊剂从多剂量包装改为单剂量时,以主流包装价格中位数为锚点,日均治疗费用不得增加。
特殊给药装置的定价:一体化包装需扣除装置费用后再计算差比价。
渠道价格协同要求:挂网价必须与当地药店零售价、互联网"即时达"价格保持一致,超过1.3倍即触发调价。
四、动态管理:2年无交易自动退市
活跃区/不活跃区制度:挂网药品连续2年无交易直接转入不活跃区,前端不显示、不作为比价依据,但保留采购通道。
备案采购收紧:医疗机构备案金额不得超过年度采购总额1%,品种数不超过50个。二级以下医院的议价结果不再作为定价依据。
动态调整限制:企业申请上调价格需参照短缺药品管理流程,价格风险处置药品3年内禁止涨价。
五、风险管控:红标药品将被重点审计
新规构建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黄标药品弹窗提示"有更低价产品",红标则警告"存在价格风险"。同一企业累计红标药品达一定数量,将触发飞行检查。
主动降价有奖励:企业主动申报降价的可优先调整挂网状态,被约谈后仍不整改的,面临暂停挂网1-2年的处罚。
药企需完成三大动作:核查所有产品的外省最低挂网价、更新差比价计算模型、梳理不活跃区产品的激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