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四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家药品生产企业:看不到地面上纵横交错的水暖管道,映入眼帘的却是厂区里的假山喷泉和茵茵绿草;干净整洁的花园式庭院,让人在享受到一种舒适惬意的同时,不得不佩服这个企业的环保意识以及它掌门人的远见卓识。在石四药的厂区内,随便拉住一个员工问问,他都能跟你说出低能耗、少污染“绿色制药”理念的一二三,再说起这一理念为企业带来的变化,那更是滔滔不绝。几年来,该公司实施节能技改几十项,年节约能源开支250万元。
据资料显示,石家庄市是国内综合污染指数重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缺水城市之一;而污染也是制约制药企业发展的瓶颈。2000年,面对企业蒸汽乱冒、热水白白流走的现状,刚刚接任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曲继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果断提出了“绿色制药”的理念,决心把浪费的资源重新利用起来。
当时,有人认为这种想法不太现实,而那时人们对“节能减排”的话题也还谈之甚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他们能做的,只有研究、实验、失败、再研究、再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多次攻关,石四药终于成功地对水、电、汽等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全力打造出了一个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输液生产园区。目前,厂区总体绿化覆盖面积达35%以上,有效防止了空气中的浮尘。
在环保的资金投入上,曲继广可谓是大手笔:从2002年起至今,石四药在开发区分公司共建成8条输液生产线,在生产线的建设中环保总投资就达600万元以上,主要包括环保设备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噪声防治设施,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等,用曲继广的话说:在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必须选择前者。我们舍的是小财,得的是大义。他把这种“人民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个员工的心里。
作为大输液生产企业,石四药是一个用水大户,为了节约水源,他们通过工艺革新,加强了水的综合利用。公司将洗瓶用水全部进行回收处理后通过管路输送到车间粗洗岗位、动物饲养室、洗手间再利用,同时将生产中使用的蒸汽冷凝水收集,先通过换热器加热洗澡用水,然后用于取暖用水,降温后再排入循环水池再次利用,使制水工艺的水利用率达到90%。
为了更好地掌握主要污染物COD的排放情况,公司安装了COD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和污水排放计量装置,时刻掌握污水的排放情况。
过去冬季取暖时,公司日耗蒸汽20吨,现在全部使用回收的废汽,加上通过热阀水交换用于洗澡,每年可节汽1800多吨。
在石四药,水、电、气、暖等所有的管道都埋在地下,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因为地下基本恒温,既可以节省保温材料,又可以避免热量流失。
为了节电,公司对100多台设备进行了节电技术改造,年节电量可达200万千瓦时。制冷站冷却水循环泵和热水供水泵实施变频改造后,大大降低了用电负荷,日节省电能500多千瓦时。与此同时,公司还自觉实施避开高峰用电,厂区路灯全部使用节能灯等措施,有效节约了电力资源。
几年来,石四药的产值翻了几十番,而水电消耗却与几年前基本持平。
在石四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随处可见。在新厂区物流中心,记者看到一个6000平方米的大仓库,变平面储存为立体储存。据介绍,这个立体仓库能存储2000万只输液瓶,每天进出输液产品70万瓶,中心占地仅15亩,如果按传统方式平摊储存则需占地200亩。
公司在能源管理上还制定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降低能耗指标不仅列入车间成本考核的重要指标,也与每位员工的直接利益挂起钩来,将生产车间水电汽等资源生产成本分解细化到每个员工的指标上,谁浪费了资源,谁就为自己的奢侈举动“埋单”。现在,“绿色”制药的理念已深深渗透到了企业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大家都主动为节约能源出主意,想办法。
制瓶岗位用电量较大,过去制瓶设备在生产前需要提前开机预热,但制瓶机系统各环节预热所需时间又不尽相同,于是,工人们就自觉改变以往设备同时开机的操作习惯,根据设备的特性,调整开启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耗电。公司二车间在实践中主动申请对真空干燥机的外部真空和蒸汽管道进行改造,使能耗费用节约八万余元。
“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一个企业应尽的责任。”曲继广的话道出了所有石四药人的心声。
能源的节约不仅提升了石四药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他们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几年来,公司分别被有关政府部门授予“电力管理先进单位”、“环保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站编辑:大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