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上药集团“审计门”探源:大股东缺位与管理之乱

上药集团“审计门”探源:大股东缺位与管理之乱

  发布日期:2008/10/7 11:17:29

  在上海国资的重组潮中,上实集团受命对上药集团进行重组,初步的审计结果显示,上药集团账面浮亏约10亿元。

  9月25日,上药集团方面出言谨慎,“现在审计的最后结论还没出来,我们没办法评论。”

  而作为上海老牌国企,上药集团近几年发展日趋下滑的背后是控股股东的缺位和管理的乱相。
 
  大股东缺位

  在曾经是上药集团管理层的一位资深员工看来,上药从2003年以来的发展,已经落后于行业水平。 “上药是老国企,资产、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基础是很好的,但这几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他感叹说,上海的医药产业在中国,特别是1980年代曾经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全国第一,至今仍然拥有良好的经营基础和营销队伍,但过往的反差巨大。

  数据显示,1998年到2006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约18%,利润年均增长20%。但是2003年至今,上药集团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2008年,上药集团经济工作的具体目标定位,实现销售收入增长7%,实现净利润增长4.5%。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集团财务状况还显示,费用增长高于毛利增长,投资收益相对主营业务收益偏高。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上药集团230多个亿的总销售额中,医药分销就占据了170多个亿,而这部分销售额净利润只有1个多亿。

  在医药分销市场,上药和国药控股过去的差距并不大,甚至一度领跑。但几年下来,国药已站稳了行业第一的位置,民营企业九州通也在逐步赶上,位列三甲。今年国药控股保持了年均40%的增长率,九州通也有20%,相比之下,上海医药(600849,股吧)只有16%。

  在集团内部会议上,上实集团高层也明确提出,现在毛利主要来源于工业,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工业销售,加大工业销售比重,力争达到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事实上,推动上实集团重组上药的上海国资委,对上药近年的发展并不满意。上海国资委希望借助上实集团在资本市场的优势做强做大上药集团。

  “医药行业从上海的战略性行业转变为支柱性行业,对上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实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2006年,大股东华源集团流动性危机爆发,此后上药集团一直处于大股东缺位的状态,而这也被认为是上药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但上述上药人士对记者表示,“董事会层面涉及的是公司购并等重大事宜,而如GMP生产、营销管理等事项完全属于公司常规管理,不是董事会决策管理的内容,大股东缺位也不该成为公司发展受阻的关键因素。”

  管理之乱

  2007年,上药集团旗下的华联制药厂甲氨蝶呤事故曾震动全国医药界。由于生产的数批次劣药甲氨蝶呤及阿糖胞苷,导致全国上百位白血病患者下肢伤残,最终被国家药监局依法吊销生产药品的资格。

  这起重大药品责任事故也是上药集团审计亏损的重要原因。华联制药厂隶属的原料药事业部因甲胺蝶呤事件赔偿费2亿多元,也计入亏损之中。

  同时,这起重大事故对上药在国际合作中的声誉造成了影响,并直接导致与跨国医药巨头辉瑞制药合作OEM的终结。

  2006年年中,辉瑞与上药集团签署了药品委托加工合同,这也是辉瑞在中国的第一个合同加工项目。未来双方合作的项目还将延伸到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等领域。但上药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华联事件发生后,辉瑞制药受到美国总部的压力,最终停止了该合作项目。

  事后,上药内部也进行了质量专项整治活动。但就在数日前,集团旗下的上海农药厂发生了除草剂泄漏事件,再次暴露出安全管理隐患。上海农药厂为上海医药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80.44%。

  “这是一起生产事故,目前正在问责。”9月25日,上药方面对记者表示。据东方网报道,这是一起因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安全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的责任事件。上药集团分管副总裁等数位相关责任人已被记过。

  上药集团下属原料药事业部、抗生素事业部等5个事业部和2个子公司,分别为上海医药(600849.SH)和中西药业(600842,股吧)(600842.SH)。处方药事业部表现最好,目前略有盈利,其他几个事业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账面浮亏,上海医药股份公司虽有盈利,但发展较慢,而中西药业由于历史原因则长期亏损。

  原料药事业部成为这次审计中,结果最不乐观的一个部门。虽然7月初已经局部恢复生产,但在上药管理团队的构想中,对原料药事业部的定位可能需要重新考量。

  “上海适不适合发展原料药的确一直存在争议。”9月25日,上药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环保成本持续上升,生产低端的原料药不仅利润低,而且风险高。但一个制药企业不可能完全放弃原料药的生产,毕竟这是一个重要的上游部门。

  重组成发展契机

  今年7月,上海市国资委推动上实集团重组上药,随后,上实集团组成以集团执行董事吕明方为组长、上药集团董事长钱进等为成员的重组领导小组。

  按照设想,上实集团计划先向上药集团注资100亿元,用于集团职工改制、生产经营及补充流动资金。经过整合后,力争上药集团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07年上药集团年收入为232亿元。

  面对不容乐观的审计结果,一位接近上实集团的人士称,此事不会影响重组的进程,上实集团目前除了审计,还在继续对上药旗下各子公司和事业部进行调研,“反而会加快重组的步伐,坚定重组的决心。”

  上药集团内部资料显示,在完成初步调研后,上实集团高管吕明方结合五大事业部、两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提出要以集团内部配套为主形成原料药核心能力;以提高工业市场份额,提升分销辐射能力为重点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提升集团制造能力水平为重点加强科研工作等战略目标。


信息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站编辑:宋文花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尿素维E... 乳膏剂 安徽 2015-08-21
冰黄软膏 软膏剂 湖北 非... 2022-03-29
血必净注... 注射液 甘肃 2016-03-11
化滞柔肝 颗粒剂 广东 非... 2016-09-03
降气定喘 浓缩丸 广东 2019-01-26
抗病毒颗... 颗粒剂 四川 基... 2011-03-28
注射用血... 冻干粉... 宁夏 基... 2017-09-0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