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产业集约化趋势渐明

产业集约化趋势渐明

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日期:2009/12/11 9:37:51
日前,2009北京国际生物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联合主办,是由此前已举办了12届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和举办了4届的“中国生物医药发展峰会”重组而成。

  在此次论坛上,有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有661家,销售规模前10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22.6%,前100位的集中度为68.58%,生物制药行业基本形成了生产的集约化态势。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达到40%,同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而生物制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更高,为68.58%。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医药市场集约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不仅仅是在制造环节,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如此。在原料药方面,金融危机的冲击及环保成本上升导致原料药利润降低、生产进入门槛提高,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制剂方面,新医改政策使得大企业、大品牌优势显现;在医药流通方面,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使得不规范的小商业步履维艰。近期一些大规模的医药并购案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在集中化趋势增强的同时保持着平稳增长。有专家透露: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今年前2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18%,其中生物制药的盈利增幅为43.4%。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有望达到10000亿元。药品的终端需求也十分活跃,我国人均药品需求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医院药品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24.8%,由于国家推进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药品零售市场年增长在20%以上,年销售规模约1300亿元。中国非处方药市场2008年为全球第三位,2009年有望上升到第二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尽管国内医药市场增长平稳,但在全球医药市场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创新药研发周期低谷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应该抓住国际上大量专利药到期的时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药,争取部分国际市场,摘掉“仿制药大国”帽子。

  从区域性产业来看,2008年,北京医药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利润率达13.7%,连续六年排名全国首位。2003年以来,北京生物医药领域已吸引外来投资项目77个,总投资额累计达138.08亿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光表示,这一系列数字说明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蓄积了强劲的发展势能。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则有力地支撑了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据杨伟光介绍,北京医药集团、北京同仁堂集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是北京力推的三大集团,近几年来他们的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以泰德、源德、乐普、双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专有技术的高成长性企业也已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专有技术或独家品种,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劲,销售利润率往往高达50%。目前,已有16家北京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先后在纽约、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等国内外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市值超过1000亿元。

  (编辑 谢丽)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野菊花注... 注射剂 贵州 非... 2011-12-09
氨甲苯酸... 大容量... 广东 非... 2019-10-11
解痉镇痛... 酊剂 青海 2021-11-20
精氨洛芬... 颗粒剂 陕西 2012-06-29
杞枣口服... 口服液 湖北 2013-04-28
蛇胆陈皮... 胶囊剂 山东 2019-12-17
肝精补血... 合剂(... 北京 非... 2019-05-2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