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走基层”系列报道】开篇语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基层,有无数可敬可爱的人和生动鲜活的事。只有沉下身心、走进基层,才能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才能体验苦乐、收获感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中国医药报与新华健康在全国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走基层”大型系列报道活动。此次活动将通过深入挖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先进经验和积极探索,宣传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促进各地监管经验交流,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塑造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良好形象。
让我们随记者一起走向祖国各地,一同见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发展、新进步。
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图为库车县人民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配药。本报记者 张建国 摄
□ 本报记者 张建国 通讯员 曹静
药柜、药架整整齐齐,每个药柜的门上都贴着标签,上边分别写着“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注射用药”等字样。一些药柜的门上还贴着写有“0~8℃”、“0~20℃”字样的标签,柜子里放着温度计。柜门上挂着的温度记录簿显示,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半,工作人员都会对柜内温度进行检查……这是记者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人民医院门诊药房看到的情景。该院药房主任解水平告诉记者,他们一向重视药房管理工作,尤其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以来,他们进一步加强管理,成为该县最早通过“规范化药房”验收的单位之一。
记者跟随解水平来到药库。药库分为恒温库、大输液库、避光药品库、特殊药品库、冷链药品库、低温库。库房外的通道里,地面上用黄线和绿线划分出了若干区域,不同区域的地面上以及相邻的墙壁上,分别写着“合格区”、“不合格区”、“待验区”、“退货区”等醒目的大字。在恒温库里,记者看到,所有药品均按要求分类离地码放,并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墙壁上悬挂着温湿度计。
库车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保山告诉记者,阿克苏地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开展“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以来,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目前,全县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达标率已超过90%。
记者在库车县的见闻,是阿克苏地区“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2009年,阿克苏地区局推出了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全面展开。
阿克苏地区局党组书记宁为民告诉记者,他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使此项工作的领导体系和责任机制覆盖了全地区所有的县(市)、乡、村。各级政府还将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今年3月,阿克苏地区局为2011年评选出来的20家“规范化药房”举行了授牌仪式。随后,该局又与阿克苏电视台《健康人生》栏目合作,做了9期专题报道。阿克苏地区局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并完善药械购进验收记录、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毁形销毁记录、药品质量检查记录、药品退回记录、不合格药品记录、药房温湿度记录六个记录台账,并将医疗机构全面纳入电子监管网,实现了对医疗机构药品购销存情况的实时远程监管。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已有389家医疗单位提出了创建申请,占全地区医疗机构总数的98.69%。其中,地区级医疗机构已全部达标,县级医疗机构合格率已达89%,乡镇级医疗机构合格率达78%,村卫生所的合格率也达到了70%。
今年9月,南疆片区“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库车县召开。会上,新疆区局对阿克苏地区“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标数据网采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