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出的《国家卫计委关于落实7号文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药品集中采购开标时间应集中安排在每年11月中旬,实现招标采购政策联动,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然而该政策可操作性不强,仅仅是主观愿望,各省不管是在意愿还是实际操作层面上很难统一到一个时间点上。
比如,湖南2013年省标,从酝酿招标方案到方案正式出台,时间跨度达2年;福建9标招标进度时间表要求在2014年底前完成,但至今仍处于目录遴选阶段;安徽,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招标,招标结果仅仅是一个带量采购的限价,带量采购仍在持续开展中。

分类采购下各药企前景
目前,由于医保支付价到底如何确定尚未明确,各地都处于试点阶段,招标仍是价格形成的主力,所以目前不少药企仍有喘息的时间。现在最值得关心的是,药价放开后,将会给招标带来哪些变化呢?
首先,价格联动更频繁
发改委定价取消后,各省、市的招标价格、药店价格将成为价格参考。各省互相参比价格、价格联动更加频繁。招标管控价格地位更为凸显,作用得到加强,其他省份未来采取其他更为激进的药招办法并非没有可能。
其次,分类采购现压力
在目前国家药品采购实行的分类采购。对于不同类型的药企,其承压并不完全相同。
1,对于生产企业众多的药企来说,由于竞争者众多,总有愿意为了市场而降价的药企,不需要医保出马,激烈、惨烈的市场竞争即将开始,所以,选择何时屈服,何种价格屈服,何种方式(明扣屈服还是暗扣屈服),面对恶性竞争是企业必须要提上日程的问题。
2,独家品种、专利药品、单独定价等,将失去政府定价管制享受优势,药价管制取消,也让价格优势消失。对这部分药品,国家的计划是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价格进行谈判采购,全国统一价格。
3,妇科、儿科用药,这部分是直接挂网采购,现在不少地方开始建立相应的产品目录,生产妇科(如阴道膨胀栓等)、儿科的药企因为竞争者少,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稀缺性,所以,市场环境不会那么恶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