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性患者在网上吐槽:他因牙疼去医院,没想到医生给他开了妇科千金片,这位医生太不负责任了吧。后经证实,医生并没有搞错,妇科千金片确实可治疗牙疼。
事实上,在临床上,像这种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形很多,不少药物人们只熟悉它的商品名称,并且片面地认为它只能治疗某一种疾病。事实上,药物最重要的是看它的药理作用。
此前,媒体报道了西安的权先生的女儿刚出生,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过20多天的救治,孩子最终还是不幸夭折。悲痛之余,权先生发现孩子的医疗记录中,有服用过“西地那非”这种药物,通过查询,这种药的商品名竟然是“伟哥”。于是,权先生怀疑孩子病情加重与服用西地那非有关。
后来,事实证明医生开的药物没有错。在2013年版《新生儿治疗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中明确把西地那非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此外,一直以来,六味地黄丸都被贴上男性标签,认为只有男性可以服用,是补“肾”上品。事实上,有些女性如果总是阵阵潮热、手脚发热、舌红少苔、盗汗等,都可以用这种药物来治疗。
超说明书用药不是新鲜事儿童用药常与年龄规定不相符
在我国,超说明书用药一般指4种情况,说明书未提及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用药信息或超出年龄范围用药、超适应症用药、超用法用量用药以及禁忌症用药等。
国家食药监总局、卫计委等部门多次提出,药品说明书必须规范。在临床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是确保安全用药的重要途径。近期曝出的妇科千金片治疗男性牙疼、女婴服用“伟哥”事件,因其新奇性受到广大网友关注,实际上超出说明书用药并非个案。
由于儿童是特殊群体,常被排除在新药临床试验之外,儿科用药常常面临品种少、药规格不全、剂型较少等问题,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更为普遍。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2岁以下儿童禁用,事实上经常被用于两岁以下儿童。其原因是儿科领域缺乏此类有效药物,如果不使用,可能会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但是超说明书用药经常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医生常常要多番解释。类似的还有“头孢呋辛”,说明书规定三个月以下儿童禁用,但是重症感染的新生儿经常用到。
超说明书用药缺乏统一标准家长紧张儿童用药安全
一方面,临床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常见;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这种现象还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规范。
据“超说明书用药数据库”负责人介绍,这个数据库是国内该领域仅有的几个数据库之一。中新网健康频道检索发现,该数据库详细地列出了一些药品的批准适应症及超说明书适应症,其中,超说明书适应症标注有论文、数据等参考标准。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数据库不是官方的,只是给医生提供一种参考,至于用不用,需要医生权衡后决定。”
对于医生来说,在没有统一标准“背书”的情况下,超说明书用药要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在我国,药品说明书是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法律文件。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不当时,其主要依据是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诊疗护理常规和规范,而药品说明书就属于法律规定的临床用药常规。有医生表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下,万一发生医疗事故,不管责任是否在医生,患者都“一告一个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