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标不久,天津发布了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周期性动态调整方案,表明要视中标产品在全国各省市的价格变化情况,启动价格调整工作,原则上每季度调整一次。具体如下:
1、依托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于价格调整工作启动前,采集各省(区、市)招标采购已中标或挂网采购已执行的同厂家同品规药品的价格,确定该调整周期的最低价格。 2、于价格调整前7个工作日,将采集到的全国最低价通过采购平台发送至中标企业,中标企业进行网上价格确认。
3、中标企业确认全国最低价的,于价格调整日,执行新的药品价格。
4、中标企业不确认或不响应全国最低价的,于价格调整日,暂停该药品的中标资格。
5、价格调整日后7个工作日内,中标企业仍不确认或不响应全国最低价的,视为该药品自动废标。
参考其他省市中标价格,对本省市价格进行动态调整(也就是执行全国最低价中标)并非天津独创。
目前,根据其他省市最低中标价进行联动调整的省市已经有北京、浙江、上海、湖北、云南、四川等,相信后续还会有大量其他省市跟进。
可以说,“全国比价,越比越低,联动调整、只选更低”已经成当前药品招标采购新常态。厂家如果不同意某省级招采中心将中标价调整为全国最低的那一个报价,则视为自动弃标或作废标处理。
是谁在让中标价“裸奔”?
“全国比价、动态调整、只选更低”的前提是,省级招采平台必须知道药企在哪一个省市的报价是最低价。
换言之,不同省市之间的招标中标价是互通的,是透明的。天呀,这和没穿衣服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让药企的中标价在全国“裸奔”吗?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让药企在不同省份的不同投标中标价格如此透明呢?
我认为,在7号文和70号文相关精神的指导下,有一只手正在一层层地剥去药品中标价格的外衣最后使之春光外泄!我们一起通过下表来看看这只手是什么。
全国联动,低价抢标不可取
各省招标采购平台实现与国家药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后,药品中标价或将“祼奔”,招标价真正的“全国联动”时代即将到来!!药企很难做到一省一价一省一策!!
在“唯低价是取”在大背景下,高价投标可能因失去价格优势而无法中标,但在“全国联动”小环境下,低价投标策略一样不可取!
否则,一省低全国低,药厂还有利润去开展营销推广吗?还能确保产品品质不打折扣吗?还有利润去研发新药吗?还能愉快地活着吗?
寻找困境下的另一条突破口
价报高了中不了标,没有销量没法玩儿;价报低点儿中了标,没利润也没法玩儿。再加上医院 药占比限制、处方限制、医保控费限制,还有必要打得头破血流地往医院里挤吗?一般品种还能在医院市场愉快地玩耍吗?
当然,如果是真正的独家品种,可能会在招标价格上占有优势,幸免“全国比价,越比越低、只选更低”的尴尬(因为真正的独家品种竞争小杀价空间有限通常能以一个比较好的价格中标)。问题是,真正的独家品种又有多少呢?
我想说的是,与医院关系扎实,没中标也能进医院(自费药房里的药多着呢);与医生关系扎实,没进医院也能依靠医生处方实现院外销售!(总理都表态了:患者可以凭处方自行选择在医院或药店购药,关键是医生为不为您的产品开处方)
其实, 院内医生处方院外药店拿货、社区门诊诊所、医院自费药房、坐堂医药店及其他院外销售渠道,都可能是我们在困境下的另一个突破口。关键是我们能否找到拥有这样终端资源的商业伙伴并与之达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