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注意了!大医院门诊量剧降 药企该如何应对?

注意了!大医院门诊量剧降 药企该如何应对?

来源:赛柏蓝  发布日期:2017/7/20 16:52:54

       随着医改的推进,大医院门诊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是下降,是剧降!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举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形势分析会,会上介绍,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近三个月以来,药费和药占比、二三级医院诊疗量、大型设备检查费、医保患者负担出现了“五下降”趋势。
 
▍影响药企的三个“降”
 
据报道,在分级诊疗推动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北京市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减少12.9%,二级医院减少5.2%。根据数据统计,北京市2016年诊疗人次为5.5亿,如果按上述的下降速度,今年北京大医院的门急诊量的下降情况可想而知。
 
在药品采购方面,自4月8日以来,短短3个月的时间,北京的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达到141亿元,节省药品费用11.4亿元,药品价格平均下降超过8.1%。
 
在大医院门诊量剧降,药占比降低,药品价格下降这三个“降”的多重作用下,对药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更重要的是,并不只是北京是这样,药企正在面临的是全国范围的大改革,尤其是11个医改试点省份和200个医改试点城市。
 
▍全国范围降药价、降门诊量
 
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根据要求,今年9月30日前,我国所有公立医院都要取消药品加成。很多省份已经提前落地取消药品加成,加速分级诊疗。
 
7月15日,作为医药大省的广东,770家公立医院宣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而在近日印发的《广州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要求到2017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实现下降。
 
7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三级医疗机构要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基层医疗卫生及专业康复、护理等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2017年10月底前全省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
 
分级诊疗,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改的重要举措。而降低大医院门诊量,降低药占比,降低药价,是医改的大方向要求。
 
▍药企如何应对?
 
在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中,我们看到大医院门诊量下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基层医疗门诊量上升。
 
据报道,北京市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8.6%,城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0%左右。
 
基层市场体量庞大而分散,增长缓慢,想要做好市场十分艰难,而且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利润。这也是此前很多药企只关注市场高度集中的大医院市场的重要原因。
 
同时,医联体把大医院和基层社区捆绑在一起,大医院就医的患者后续用药、康复治疗将回到基层。所以,药企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大医院扩展到基层社区,如果只关注大医院而没有做好基层社区的工作,你的产品整个销售链条就断了。
 
未来,分级诊疗下的基层市场将成为药企业绩增长的新出口,而且还是唯一的出口。可以说,凡是药企的产品是针对术后康复、慢病治疗有优势的,对于基层这块市场,谁先布局谁将占据优势地位。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地塞米松... 滴眼剂 广西 2016-11-25
多库酯钠... 薄膜衣... 江西 2017-07-07
匹多莫德... 胶囊剂 贵州 非... 2020-09-28
二氧丙嗪... 片剂 甘肃 2020-08-07
氨基酸注... 注射液... 山西 非... 2017-08-02
维U颠茄... 胶囊剂 江苏 2018-05-07
愈心痛胶... 胶囊剂 内蒙古 2021-01-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