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四川发布第5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这些药被点名

四川发布第5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这些药被点名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0/12/10 11:13:08

近日,四川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修订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五版)》和《四川省2020-2021年中医药流感防治指导方案》,其中, 藿香正气胶囊 、 复方鱼腥草合剂 (片)、血必净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再次被推荐。

中医药治疗(成人):

(一)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纳差、便溏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颗粒、水、口服液)、参苓白术胶囊(口服液、散、丸、颗粒、片)

临床表现2:发热,或伴咳嗽、咽痛

推荐中成药:抗病毒颗粒、川射干总黄酮胶囊、桑姜感冒片(胶囊)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复方银柴颗粒(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临床表现3:体虚,乏力,或伴发热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芪香益气解毒颗粒(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参蛤益肺胶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二)临床治疗期

1、清肺排毒汤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 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 白术9g 茯苓15g 柴胡16g 黄芩6g 姜半夏9g 生姜9g 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 细辛6g 山药12g 枳实6g 陈皮6g 藿香9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分三次口服,每次口服150ml (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新冠1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或恶寒轻,口微渴,咽干咽痛,咳嗽,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

主要组成:桑叶10g 菊花10g 杏仁10g 金银花15g连翘10g 牛蒡子10g 生甘草5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复方鱼腥草合剂(片)、感咳双清胶囊、银马解毒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急支糖浆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上感颗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青翘抗毒颗粒(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3、风热夹湿证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口渴,不欲饮,咽干咽痛,干咳少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胸闷,脘腹痞满,或呕恶,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软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辛凉解表,芳香化湿

处方: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主要组成:银花30g 连翘30g 荆芥15g 牛蒡子15g 薄荷15g 广藿香15g 厚朴 15g 茯苓 30g 法半夏10g 豆蔻15g 白扁豆30g 建曲15g 芦根3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精制银翘解毒片、炎见宁片(胶囊、丸)、抗病毒糖浆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新冠2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4、风寒夹湿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干咳无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胸闷,脘腹痞满,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软不爽,舌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辛温解表,芳香化浊

处方:荆防败毒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主要组成:荆芥15g 防风15g 川芎15g 白芷15g 薄荷15g 广藿香15g 紫苏叶15g 厚朴15g 炒白术30g 法半夏10g 建曲15g 薏苡仁30g 茯苓30g 白扁豆3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颗粒、水、口服液)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新冠3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5、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渴不喜饮,胸闷倦怠,头身困重,痰不易咯出,口淡无味,不欲饮食,大便不爽,舌红,苔白黄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宣肺、芳香化湿

处方:清气化痰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主要组成:陈皮10g 杏仁10g 黄芩10g 瓜蒌皮10g 茯苓15g 藿香15g 厚朴10g 青蒿20g 芦根20g 金银花15g 太子参10g 生甘草5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清热化湿口服液

6、邪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主要组成:蜜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20g 桑白皮15g 金银花20g 连翘20g 黄芩15g 浙贝母15g 生甘草5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清肺消炎丸、三味龙胆花片、复方鱼腥草合剂(片)、风热清口服液、复方银花解毒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复方贯众口服液(四川省人民医院)

7、邪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气促,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通腑泻热。

处方:宣白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解毒活血汤合方加减。

主要组成:杏仁15g 生石膏20g 瓜蒌皮15g 大黄5g 蜜麻黄10g 葶苈子15g 桃仁10g 赤芍15g 生甘草5g、藿香10g(后下)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消咳片、蓝芩口服液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虎杖解毒颗粒(四川省人民医院)

8、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合方加减。

主要组成:生晒参20-30g,炙附片(先煎去麻)30-60g,山茱萸15-20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阳气暴脱者可加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煎服方法:炙附片先煎1小时至不麻口,加生晒参、山茱萸继续煎煮30分钟,共煎煮3次,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

中医药的治疗重在早期介入,在分型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益气养阴,可频服参麦饮(人参60g,麦冬30g,煎汤600ml,一日一剂)或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复方重楼... 酊剂 四川 2019-11-04
尼妥珠单... 注射液 吉林 2019-04-17
华佗风痛... 胶囊剂 广西 2016-11-09
双歧杆菌... 肠溶胶... 江西 2017-10-11
注射用重... 冻干粉... 安徽 2012-12-31
红花逍遥... 硬胶囊... 浙江 2018-03-12
清艾条 灸剂 广西 2016-10-20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