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广东省卫健委公布了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名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0家医院纳入,具体如下:




近年来广东省也是陆续下发了多个文件,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同年6月13日广东省就率先出台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三甲医院全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广东卫健委开展的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要求,到2019年底,50%以上的三甲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2019年4月23日,广东省卫健委全面启用互联网服务监管平台,同时启用了首批22家互联网医院。这22家互联网医院包括三甲医院19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家,民营医院1家,将在线上线下提供“一体服务”。
2019年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四川、贵州,签署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新里程。
2021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提到要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示范县(市、区)、示范医院创建活动。
2022年1月12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推动数字健康、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建设广东卫生健康云,实现医疗健康“一张网”。建设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县(区)。持续深化医疗健康信息便民惠民“五个一”行动。到2025年,全省建成超过200家互联网医院。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互联网+医疗健康”也是连续3年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2021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7%,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将达到2831亿元,同比增长45%;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到7.4万亿元,同比增长7.2%;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突破650亿元,同比增长18.6%。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3月,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了1100家。
而“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很多医疗机构也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从“锦上添花”变成了“雪中送炭”,互联网医疗逐渐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公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好、更便捷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