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医用耗材治理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实行医用耗材分类采购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建立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非中选产品梯度降价机制(试行)的通知》《关于建立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相关产品联动降价机制(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确多项耗材带量采购新规。

在系列采购文件中,南京市将执行的带量采购新模式尤为值得关注。
文件要求,开展企业耗材全产品带量降价谈判。降价谈判中,首选市场占有率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耗材生产企业,对谈判企业全产品进行整体带量降价谈判。文件中明确,谈判不会降低企业已有市场份额,但希望扩大挂网产品降价覆盖面。
8月1日起,将全面联动外省市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与中选企业确认后,已挂网外省市带量采购耗材按中选价格下调价格,未挂网耗材可按中选价挂网。对联动降价产品,同样采取带量采购,带量总额不低于相关产品上一年平台实际总采购量的30%。
另外,带量采购非中选产品梯度降价。对于国家、省、市组织耗材集采中选产品降幅超过30%的同类非中选产品,两年内逐步下调价格,降幅原则上不低于中选产品最小降幅的70%。
要定期采集耗材全国最低价,并与生产企业谈判、确认,动态调整产品挂网价。
此外,南京市还将开展医用耗材分类采购管理,不参加带量采购谈判、不响应最低价谈判、不实申报全国最低挂网价的产品,以及梯度降价不达标的带量采购非中选产品,都将进入“限制采购”之列。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医用耗材治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南京市医用耗材价格治理目标为每年降价产品不少于1000个,到2025年,挂网采购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率达到50%,整体降低挂网医用耗材价格。
每年至少1000个品种降价,南京开启了一场高调的降价螺旋。
医药首席分析师孙舸建告诉赛柏蓝器械,一个政策能不能很好推广要看量,要看实行地方的手术需求是否丰富,像南京、厦门等这样的大城市,样本量、手术以及医疗机构需求类型非常丰富,是可以去试的。
“南京这一次把曾经一些比较模糊化的地方,比如如何集中管理、协议如何签等都做得很细致,未来可能对一些品种或具体带量采购的类别做部分调整,或出台一些子文件,但这个文件很大可能是蓝本。”
他还表示:“这次南京提出的每年降价产品不少于1000个品种,我认为短期还要再等等,要与实际情况匹配。但南京既然明确了降价产品数量,前期一定做过相关调研,执行的概率是100%。”
省会城市的同步效应也将显现。其他省市采购时可能参考南京的价格。企业供货的时候会和南京的价格拉齐,所以南京此次扩充品种,很有可能是为了在这个省其中一个城市把价格降下来,然后省平台与市平台一联动。其他城市采购的时候,就直接把省会城市的价格拿过来用。
如此一来,虽然形式上没集采,但是价格上相当于集采了。
在价格联动模式中,一个城市的耗材价格下调,省内其他城市的耗材价格同步跟进,效果堪比一次省采。扩大到联盟之后就会产生多省同步,价格就被一步步地打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