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浙江省医保局公布该省全省三级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配备情况(2023年第一季度),透过这些信息,我们能够大致了解国谈药物落地情况。
公布的信息包括历次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产品共341个,涵盖了浙江135家三级医院,国谈药物进入了杭州的省属、市级三级医院33家、宁波19家、温州及绍兴分别为16家、14家,这一数据基本反映了浙江省医疗资源的分布,也体现了国谈药物进入医院的情况。
各省都制定了国谈药物落地政策,一般都要求在本省目录开始执行之后三个月内,就要开药事会决定进药问题,江苏甚至由医保局组织各地医院副院长及药剂科主任与相关药企座谈,解决进院难问题。
2021年11月,浙江省医保局、省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落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通知》,明确规定医保目录公布后三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医院,配备国谈药物比例要求如下:
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后三个月内,及时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做到国谈药品“应配尽配”。
依据诊疗需求,原则上国谈药品品种配备率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不低于30%,三级乙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低于20%,三级公立专科医疗机构不低于相应专科国谈药品品种的60%。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是经济、文化和医疗中心,医疗水平在全国的地位也日益上升。浙大附一、附二、附三以及邵逸夫医院都是全国知名的大医院。
从国谈药物进院数量来看,浙江省中医院引入数量拔得头筹,为143个品种,遥遥领先;排第二的是邵逸夫医院(134个)、第三位至第五位分别是浙大附二(130)、浙江省人医(12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118)。

宁波、温州、绍兴作为浙江省第二医疗梯队,国谈药物进入医院数量也都超过14家。
宁波是浙江仅次于杭州的发达城市,引入国谈药物的医院为19家,其中,余姚市人民医院引入114个品种,遥遥领先。
排第二至第六位的医院分别是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96)、宁波市一(90)、华美医院(84)、市中医院(78)、鄞州区第二医院(72),而当地著名的李惠利医院反而排在这些医院后面,引入国谈药物为67个。
从杭州、宁波两地来看,顶尖的三级医院尽管引入国谈药物数量也不算少,但数量却不是最多,反而是当地第二梯队的三甲医院排名靠前。
这个现象背后有何原因?一方面体现了顶级医院引入新品种更慎重?医院准入也相应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第二梯队的三级医院的准入其实还有潜力可挖。
各地市三级医院配备国谈药物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国谈药物维度来看,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注射用阿替普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达格列净片、丁苯酞软胶囊进入浙江三级医院数量均超过100家,体现了强悍的医院准入能力。
AZ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线药物,该品种2022年国谈续约成功。由于该药物生产难度大,上市20年但目前仍无仿制药上市。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院内销售金额超过17亿元。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是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令人瞩目的大品种,诺华原研,商品名是诺欣妥。该药2022年销售金额接近或超过30亿元,2022年国谈续约成功。
从国家平台查询,该品种已经覆盖全国超过4000家医疗机构,其中浙江覆盖了314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112家。目前,国内这一药物,已有倍特、石药、正大天晴等企业处于审评审批中。

国谈药物进院,除了上述处于头部的大品种外,有101个品种进院数量在5家以内,约占总品种数量的30%。其中27个品种只进入了1家三级医院,25个品种只进入了2家三级医院。
其中,刷遍全网“灵魂砍价”的罕见病用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也只进入5家浙江的三级医院。看来,依然有相当部分的国谈药物存在进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