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两会:“医保监管”“三医联动”成关键词

两会:“医保监管”“三医联动”成关键词

  发布日期:2024/3/8 10:52:37

今日,“药叶朋友说”为所有药业同行们整理了4条国内的药业药闻,包括3条新闻及1条公告。

一.  两会:“医保监管”“三医联动”成关键词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成为近年政府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国家持续发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此医保基金、分级诊疗、集采、异地就医结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也成为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关键词。

1.加强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

近年来,随着医保基金飞检等监管制度的常态化实施,各种欺诈骗保行为被频频曝光,为此国家对医保基金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对此,在多位专家看来,这将是今年医保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2024年医保工作要强化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实现现场监管全面覆盖、非现场监管精准打击,发挥好治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探照灯作用。联合多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切实发挥好“以查促改”作用。

医保基金作为参保人的"救命钱",对于解决参保人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医保基金在中长期平衡方面存在一定压力,规避不合理医保支出、防范欺诈骗保行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强化医保监管防止骗保,可以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手段,实时对于医保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管,实时了解医保基金的信息。具体而言,可以采取智能监管的方法,通过采取大数据挖掘、分析医疗行为和医疗费用的关系,包括医生的处方行为和医疗费用的关系、患者的就医频次和费用的关系,使得医保监管更有效率,精准化。

“有时候也可以采用大模型的方法设立一些自动监管体系,通过机器人网上警察,及时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如不规范的医生诊断行为、不合理的处方行为,及时发现药品剂量超标等情况,这也是所谓的智慧医保、安全医保的应用方式。”金春林建议,可以针对事前、事中、事后不同的监管场景进行部署,而具体的规则应用方式也大不相同。

一是,事前提醒主要针对还未发生具体的诊疗费用时,系统中设定“门诊挂号、门诊收费登记、住院登记、住院收费登记、住院执行医嘱”等多种触发场景,在患者就医登记和医师开处方、开检查单、开医嘱时,一旦触发“限定就医方式、限险种类型、限儿童、限性别、违反药品适应症、非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等规则阈值,或发现冒用、代刷医保卡等行为,系统将实时弹窗提醒,告知医疗服务提供者存在违规风险,同时后台记录相关提醒数据,以供月度汇总分析并做医疗机构画像;

二是,事中预警即收费过程中或医保结算过程中,在系统中设定“门诊结算、门诊预结算、住院结算、住院预结算、购药划卡”等多种触发场景,在相应环节发生时或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与事前提醒相同的审核规则,对医保医师药师过度检查、分解处方、超量开药等违规诊疗行为预警,对医疗机构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监控,并实时提醒监管人员及时处理违规事件,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

三是,事后审核则是在医保结算后,对完整的诊断和费用明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串换收费、分解项目收费、低标准住院等违规行为,数据分析结果将上传至医保审核经办机构,由专门的临床审核人员对结果进行初审和筛选排查,再将反馈下发至相应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对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起申诉,由经办机构复审并作出最终裁定,对终核确认的违规报销数据进行拒付或对医保月结款进行扣款处罚。

“由于事前和事中上传的诊断结果仅为过程性的,且并未产生实际扣款,故采用提醒和预警的辅助型监管方式;而事后由于已经发生结算,上传的诊断也更为正式、规范和完整,故对就诊及结算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开展主动监管。”金春林说。

目前,国家也在基金监管上加强了制度建设,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举措。特别是自国家医保局2018年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推动形成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截至2023年4月份,国家医保局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41.5万家次,处理162.9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805亿元。

2.强化“三医”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也是在此医疗保障体制下,如何打通各个堵点,更好方便群众就医购药成为国家推行改革的重点发力方向。

梳理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的内容屡次被提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1至12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9亿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536.74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238.67%、89.91%。

其中,我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规模进一步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8.23万家,较2022年底增加1.96万家。同时,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2023年1至12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8亿人次,较2022年增长263.36%。

对此,金春林指出,在异地就医结算方面,大家通常反映的问题就是手续比较麻烦,“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普及了医药商品编码,只要联网处理,推动地方层面放宽限制,在手续层面灵活处理,可以解决患者诸多麻烦和困扰。”

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在推动优化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提升异地就医便利性、可及性,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6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实施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的通知》,主要包括“减环节”“优流程”“优服务”“一站办”“减跑动”五个方面,以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创新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医保服务。

医保只是“三医”联动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吴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应得到重视。“三医”即医疗、医保、医药应协同发展,在完善和落实集采与医保支付政策之外,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滞后,对公立医院运营影响较大。

“过去公立医院可用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的收入弥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较低带来的政策性亏损,但随着集采、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的推进,以往能够弥补服务价格方面政策性亏损的收入显著减少,有可能是部分公立医院出现阶段性亏损的原因之一。”吴明教授表示,“当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从操作层面上也存在诸多难点,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容忽视。”

多方联动是关系医疗综合改革成败的关键。创奇健康研究院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医疗服务行业和民生健康密切相关。这也使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在“开源”的同时也进行“节流”,加强对医保基金的常态化监管,提升对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多年来医改强调的目标之一。”蔡江南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管理需求增大。只有通过发展基层医疗,全科医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患者慢病管理。此外,异地就医结算等医保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也有助于基层医疗的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杨紫萱 买晓飞

二.  黄世忠:严查药企销售费用,根治医药腐败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围绕药企监管问题提出建议。

黄世忠表示,根据万得(Wind)数据显示,2022年度我国247家制药类上市公司(其中西药类上市公司169家,中药类上市公司78家)的销售费用高达1974.42亿元,占8954.93亿元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2.05%,在各行业中名列榜首,而研发费用只有660.98亿元,仅占营业收入总额的7.38%,只相当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114.28亿美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人民币768.66亿元)的86%。

黄世忠分析,我国制药企业存在销售费用占比高、研发费用占比低的现象,这不仅蕴含着药品回扣、“带金销售”和不正当竞争等沉疴痼疾,造成药价虚高,加重患者负担,而且滋生了腐败问题,一些制药企业甚至存在通过虚开发票虚构销售费用,进行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对此,黄世忠建议,加大制药企业销售费用稽查力度,从源头治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建议。

一是将制药企业的销售费用作为财会监督的重点对象,对销售费用严加监管,打击不正当市场竞争,净化医药行业的营商环境;

二是切实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创新创造的激励机制,鼓励制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推动制药企业从营销驱动型的低端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的高端发展模式转变;

三是加大对制药企业销售费用合规性的稽查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并将稽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线索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

四是加大对制药企业销售费用真实性的稽查力度,严肃查处通过虚构销售费用进行偷税漏税的违法现象,从财务上遏制税基侵蚀行为。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

三.  药品网售全国治理来临!福建网售集中治理方案发布

近日,福建省药监局印发了《福建省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十个月的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清网”行动。

此次清网行动,福建省明确三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督查检查。组织开展对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和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全覆盖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履行信息报告义务,严格落实药品零售配送质量管理。

二是加强案件查办和案例曝光。强化药品网络销售监测线索处置,严厉打击未无资质或资质不合规开展药品网络销售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渠道非法回收药品、销售假药劣药以及销售禁售药品行为,持续整治处方药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创新药品网售监管方式。强化省内各地对相关药品网络交易平台的自主监测,探索通过网络线上买样方式开展药品网络抽检,积极推进药品零售企业对网络销售药品的扫码追溯。

福建省要求,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属地监管责任,集中力量查处和曝光一批网售药品违法典型案件,建立健全与网信办以及通信管理、邮政管理、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联席会商、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切实规范药品网络销售秩序,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今年年初,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检查指南(试行)》,将药品网售的监管重点瞄准第三方,在目前各省部署的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中,第三方也确实成为了重中之重。

1月15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5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第四批),主要包括无证经营、生产销售假药等,既牵扯到拼多多、快团团等电商平台,又涉及快手等短视频流量平台,另外还有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可谓是“一网打尽”!其中,一起“拼多多、微信入驻商户生产、销售假药案”,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100万元!

而随着年初抖音电商公开上线《处方药品类管理规范》和《处方药准入品牌清单》,采取定向入驻制度邀请500个准入品牌,涉及心脑血管、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五官用药、神经系统、皮肤科用药、内分泌系统、男科用药、泌尿系统、免疫调节、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呼吸系统、肝胆用药、妇科用药、风湿骨外科、儿科用药、补益安神等18项处方药类目,对于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更是提出新的要求。

不过,目前我国已多个省份开始着手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部分省份虽然没有出台文件或召开会议,但对于药品网售集中治理的行动却一直没有停止。

可以预见,一场全国性的药品网售大治理正在来临。

各省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时间及重点如下:

1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部署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会议明确对“网红神药”、“祖传秘方”宣称奇效等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等加大惩处力度及曝光力度。

1月21日,陕西省药监局召开的全省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动员部署、集中治理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持续整治处方药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

1月25日,山东省药监局组织召开全省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推进工作视频会,要求把规范药品网络销售秩序作为当前重要的任务,聚焦治理重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穿透式”检查力度;

1月30日,湖北省药监局召开全省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会上指出将对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形成有力震慑;

同日,江苏省药监局召开全省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宣告要严厉打击通过网络销售假药劣药行为,持续整治处方药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医药健康资讯

四. 山东省最高有效申报价公示

2024年03月06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下发了关于公示国家和省组织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药品接续采购最高有效申报价的通知,根据国家和省组织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药品接续采购工作安排,现对竞价采购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第三批25个品种、第五批12个品种、山东省首批1个品种、鲁晋省际联盟药品集采38个品种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予以公示。

省首批和鲁晋省际联盟上一轮集采第一评审组无企业中选的品种,本轮集采第一评审组最高有效申报价和询价采购品种的询价价格区间另行通知。

公示期:2024年3月7日-11日。

附:国家和省组织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药品接续竞价采购品种最高有效申报价

来源: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芪芳气血... 颗粒剂 陕西 2021-03-19
小儿双金... 口服溶... 江西 2017-07-07
进口流行... 浙江 疫... 2019-08-13
花藤子颗... 颗粒剂 江苏 2022-09-06
盐酸地尔... 控释胶... 陕西 2017-02-17
复方土荆... 凝胶剂 济南军区 2013-05-27
养阴清肺... 口服液... 湖南 2017-09-2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