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药叶朋友说”为所有药业同行们整理了4条国内的药业药闻。
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本市部分乙类药品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按甲类药品报销的通知
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作用,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在本市社区定点医疗机构中对部分乙类药品按甲类药品报销,涉及桂枝颗粒”等1252种乙类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自付10%,按甲类药品报销,自2024年自6月1日起执行

来源:北京医疗保障局
二、江苏省开展第一二三批国家药品集采接续采购续约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要求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江苏)接续采购公告》(JS-YPDLCG2021-3-1)规定,经研究拟将第一二三批国家药品集采接续采购相关品采购周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现征求相关企业续约供应意向。具体如下:
一、接续采购中选的过评产品愿意按不高于本产品全国省级及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最低中选(备选)价格和同品种国家集采平均中选价格,三者中低值的价格继续供应我省的,可继续中选;未申报或申报价格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放弃中选身份。
二、接续采购非中选的过评产品和新过评产品愿意按不高于本产品省级最低中选价、省级最低挂网价、同品种国家集采平均中选价格和我省该品种原接续中选的过评产品本次中选最高价四者中低值的价格供应的,可中选。
三、本次中选产品如在执行期内出现新的省级中选价或省级挂网价低于本次中选价格的,企业应在新的低价执行后20个工作日内主动在省招采子系统申请就低调价,否则取消中选资格。
四、医疗机构自主将所报合同总量按临床需求分配给中选企业,中选企业结合自身供应能力进行确认。
五、企业应及时登录省招采子系统维护药品信息,填报本企业该品种报价代表品
填报时间:原中选过评产品:2024年5月31日9时-6月4日17时。
填报路径:登录省招采子系统-药品招采管理-产品申报,选择代表品(供应清单)申报项目。
来源: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三、卫健委发文:严禁以“买药赠药”搞促销!6月1日开始执行!文件涉及药品生产流通、合理使用、销售管理等方面!
从山西省卫健委获悉,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关于印发节约药品资源 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山西省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节约药品资源 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
《方案》共七条二十五款,从药品生产流通、合理使用、销售管理、科学配备、宣传教育、废弃销毁、组织实施的全生命周期为遏制药品浪费做出具体工作指引,通过系列举措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方案》中重点强调:
——从源头推行药品适宜包装。开展过度包装药品排查,并对可替代的过度包装药品采取替换等措施;指导医疗机构立足于向住院患者提供单剂量或日剂量调配药品、门诊药品分剂量等不同场景和类型,提出药品包装规格需求,积极采购大包装药品;根据医疗机构需求,推动适宜包装药品进行挂网,按片、粒等最小单位确定挂网价格;
——强化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强化处方审核,对违规医师采取限制处方权,甚至取消处方权等措施;规范处方疗程管理,普通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长期处方最长不超过12周;精准调配处方,对门、急诊患者临时短期用药,如解热镇痛药等,提供药品拆零调配服务,减少药品损耗,方便患者使用;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药品尤其是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鼓励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规范零售企业药品销售行为。禁止通过买药赠药或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甲类非处方药;严格落实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要求,禁止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不审核处方销售处方药、对处方所列药品擅自更改或代用、调配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加强零售企业药品销售人员监管,非在职人员不得在营业场所内从事药品销售相关活动;
——科学配备药品。根据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发展趋势,及时增加药品实物储备,防止发生系统性药品短缺,保障社会公众可以及时获得药品,降低因恐慌抢药、囤药造成的药品浪费;
——规范废弃药品收集销毁。完善废弃药品收集工作,将废弃药品交由有相应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指导废弃药品处置企业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接收、处置废弃药品,确保无害化处置,防止环境污染;加强药品流通监管,严防废弃药品、过期药品流入市场。
来源:动销药话
四、医保接入在线平台,O2O模式引发零售市场争夺
5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正组织京东和美团两家购药平台展开非处方药线上支付系统测试工作,力争在今年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在京东APP搜索“北京医保”,用户即可进入医保购药专区,选择附近支持线上医保支付的门店,选择带有医保支付标签的药品,提交购买,就能跳转支付页面,进行医保电子凭证授权。
根据新京报报道,首批正式开通线上医保支付功能的药店超过10家,包括海王星辰、高济药房、百康药房、111医药馆等,分布在东城、西城、海淀、顺义等多个区。这一系统提示目前正在进行测试,7月1日才上线。
2021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曾发文明确: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和医保支付政策,探索信息共享,实现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北京作为全国医药大省,率先将政策落地执行,无疑具有示范效应。
▍仍处于测试阶段,前期接入以连锁药店为主
北京市目前有1400余家医保定点药店,“网上刷医保”率先接入的只有200家左右,北青报消息称,前期接入以连锁药店为主。
多位医药电商从业者向健识局表示,推广线上医保支付购药,是一项利好政策。不仅把购药的选择权将给广大参保人,方便患者购药,同时让这部分就医需求从医院流向实体药店,进一步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初衷。
据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费用呈下降趋势,但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达2.90亿次,相比于上一年,增加25.9%。这表明大量患者需要的是高频度、低总价的诊疗和开处方服务,这一类服务医保药店就能承接,挂上网后会让复诊开方过程更方便。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在平台上刷医保,意味着实现医保接入。如同当年第一批移动支付的推广是靠补贴打车软件,才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绑定银行卡一样,医保接入的资格一旦拿下来,后面想象空间很大。
京东和美团获得了医保接入资质,与这两家的业务属性有关。京东健康链接大量线下药店,自有配送渠道通畅及时;美团则通过帮忙跑腿的形式,实现生活圈内的药店O2O运作。两大平台各有特色,符合及时、就近、定点交付的要求,基本只是实体药店买医保药的简单延伸,这才获得了医保部门的认可。
北京这次试点网上刷医保买药,会提高医保个账的使用频率,不过总量会在可控制内。去年底,益丰大药房被上海纳入首批48家可医保线上支付的定点药店之一,益丰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每天打包600-700单线上订单,其中50多单是采用医保支付。北京地区的线上医保支付比例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用药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北京线上可用医保支付的仅限于非处方药品,今后如果能将线上医保支付范围扩展至处方药、慢性病常用药,才能让参保人享受到更高效的医保服务。业内普遍认为,这还需要定点药店提升自身药师服务能力,才能承接住线上医保报销的政策红利。
▍多地实行改革,O2O模式引发零售市场争夺
截至目前,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山西等多地,均以不同方式支持医保线上购药业务。
今年3月,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指出,2023年10月19日-2024年2月29日,上海全市一共有74.16万单产生了医保互联网支付,平均一天有5000多单,增长比较迅猛。夏科家表示,现在用的是个人账户,今后可以扩展到统筹基金支付。上海市医保局正在研究更加便利的模式,直接把药品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里面。
随着早期相关试点地区和政策的成熟,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外卖购药刷医保”政策将加速推广。第一波尝到红利的自然是O2O平台,实质利好的包括大型连锁药店。
网上医保支付的政策能大大推动布局了互联网零售的药店销售。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老百姓大药房的线上渠道销售总额约20亿元,总比增长38%;益丰、一心堂的O2O业务占据新零售收入7成以上展现出强劲势头。显然,随着医保支付的接入,今后院外市场的发展将越发迅猛。
就在各地推动这项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有部分声音担忧,线上医保支付如何保障医保资金被合理使用?分析人士指出,今后将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实现。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赴辽宁调研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时强调,要进一步探索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对定点零售药店线下价格进行比价的实践,方便患者选择经济性更优的药店,推进定点零售药店价格公示、监测与治理。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