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7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正式印发《江苏省医药价格监测指标(1.0版)》,宣布自12月1日起全面实施医药价格监测新机制。
附件:《江苏省医药价格监测指标(1.0版)》.pdf

监测指标体系覆盖药品和医用耗材两大领域,共计31项具体指标(药品17项,医用耗材14项),形成对医药产品"招、采、配、用、管"全流程监测。
数据共享类指标:聚焦采购量、配送率、结算周期等基础交易数据,实时掌握市场主体交易运行概况。
预警提醒类指标:监测价格异常波动、政策执行偏差等潜在风险隐患,设定科学阈值实现事前干预和过程管控。
核实处理类指标:针对可能违反政策要求或影响基金安全的异常问题,触发后自动启动核查整改程序。
医药价格监管平台依托江苏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整合指标规则库、业务监测专区和工单管理系统三大模块,构建"数据自动采集-指标智能生成-问题分类推送-整改全程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
平台打通招采管理系统与医保结算系统数据壁垒,自动抓取挂网、采购、配送、验收、结算等全链条数据,实时生成监测指标。工单管理系统根据预设阈值和统计周期,自动生成问题工单并推送至相关部门及监测对象,跟踪办理进度。
指标体系将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和监测评估结果定期优化,确保监管精准性。
监测机制改革注重数据赋能,将监测数据应用于政策制定、集采评估、基金风险预警等工作,提升数据赋能管理能力。
政策强调"服务医药机构和企业发展",构建"以服务促监管、寓监管于服务"新机制,医保部门兼具监管与服务功能。
监测问题分类处理机制包括提醒预警、核查整改、约谈通报、协议管理等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江苏省医保局定期评估监测指标应用情况和问题整改效果,持续优化监测工作机制。
12月1日实施后,江苏医药价格监管将进入"数据驱动、智能预警、全程可控"的新时代,有望成为全国医药价格监管的范本。
原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