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孤儿药”不妨由国家储备

“孤儿药”不妨由国家储备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12/16 9:44:42

   今后治罕见病、找救命药,得有正常的途径,才能不走“渲染悲情+上网”的路子

 
  廉价救命药,又短缺了!万幸的是,通过医生微博求助,各个医院跨省供药,这次安徽小女孩的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但是,如此曲折、揪心的寻药过程,不能老出现吧?
 
  回头看看,类似的剧情还真是反复上演:前几年有过心脏手术必需药鱼精蛋白短缺,临床药品甲巯咪唑断货,今年又有放线菌素D、注射用促皮质素供应吃紧,大都在患者等着救命的关口上,药没了。亲属、医生苦寻不得,只能借助网络求救,往往还得渲染悲情,以求关注,比如打一拳给十元等。可总这么干,偶然性大,风险也高,该找点稳定可靠的途径了。
 
  有人说,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某种东西缺了,肯定是供给跟不上,用价格调节呗,涨钱!
 
  但问题放在药品上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这价儿得加到多高,才能让药厂开动生产?不少“孤儿药”治的都是罕见病,一年到头不见得碰上一两个患者,需求量这么小,就算完全放开价格,药厂也不划算。更何况,患病的还有可能是低收入群体,药价太高,负担不起啊。
 
  另外,廉价药短缺本身也有复杂性。有些常用的经典老药日渐消失,是因为药企间竞争激烈,大伙都变着花样给老药重新包装申报新药,好定高价,导致低价老药“断顿”。再有就是一些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老毛病没有根除,偏好用贵药,低价药的市场又少了一块。
 
  由此看来,要保障救命药的供给,光靠市场的逻辑,单用提价的办法可能行不通,还得动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常规储备、信息共享和调配运输几个方面入手。
 
  具体来讲,先得保证有药。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得国家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给予补贴,形成储备。然后,要确保药品供求信息的及时传递,不妨建立一个全国层面的短缺药平台。这里缺了,医生、家属一查就知道哪里有,再求助,目标也能明确。供需双方身份清晰后,还要有统一的调配机制和运输通道,能不能开辟物流绿色通道,派遣专人运送?可喜的是,部分措施国家已经在做了,下一步要加快步伐。
 
  总之,希望今后治罕见病、找救命药,能有正常的路子,别总靠病患家属自己苦寻了。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硫酸锌糖... 糖浆剂 山西 非... 2020-07-07
红花注射... 注射液 吉林 2021-09-16
溶栓胶囊 胶囊剂 宁夏 医... 2012-12-27
脂必妥咀... 片剂(... 广西 2021-10-09
盐酸维拉... 注射液 浙江 2021-08-30
女金片(... 薄膜衣... 江苏 非... 2018-02-10
复方血栓... 胶囊 海南 基... 2016-02-0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