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门槛不高,利润却颇高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一直是众多中药企业虎视眈眈的对象。而《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未来开放的趋势将逐渐明朗……
一直以来,CFDA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管理都颇为严格,此前只有华润三九药业、江阴天江药业、北京康仁堂、培力(南宁)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和广东一方药业6家企业具有生产资质。
不过,这些企业如今的发展情况也有了较大改变
培力(南宁)药业自2004年起向香港大部分医院供应浓缩中药配方颗粒,是香港最大的浓缩中药配方颗粒供货商,根据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报告,按2014年的处方收入计算,市场份额达70%。
华润三九药业目前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有640个,市场覆盖了国内近两千家家中医院与中医医疗机构。自2010年以来,年度销售额增长率在30%以上,2014年销售近10亿元。2015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配方颗粒业务实现了超过40%的快速增长。此外,淮北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已动工,将有效补充配方颗粒产能,满足未来销售需求。根据公司官网的2014年10亿元业绩推算,2015年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规模约14亿元。
2010年4月,康仁堂部分股份被红日药业收购,后者借此进入中药配方颗粒领域。2012年10月,红日药业发布公告称将康仁堂药业剩余36.248%股权纳入囊中后,公司已完成对康仁堂的整体收购。
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近况
2008年,广东一方药业成为江阴天江子公司。此前天江药业和广东一方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领域具备领导者地位,两家占据着国内70%-80%的市场。不过,2015年10月,天江药业87.3%权益被中国中药约以87.6亿元的代价收入囊中。
这些医药招商企业都要来“争食”
目前,我国已完成6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约50亿元,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0%到50%。预计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年销售额将突破百亿元。而根据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资料,2018年将接近180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吸力面前,这些企业都已经准备涉足中药配方颗粒市场:
(1)香雪制药相关人士曾透露,公司有涉足中药配方颗粒的想法。
(2)神威药业已在河北药监局的批准下开展科研研究,为配方颗粒项目招兵买马。
(3)吉林敖东药业是吉林省内唯一获得中药配方颗粒试生产资质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曾透露,公司仍在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
(4)精华制药曾表示,其控股子公司亳州康普有限公司具备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将在政策开放后,逐步进入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
(5)早在2014年济人药业获得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资质,同样是一直在努力研制配方颗粒。
(6)2015年6月,佛慈制药公告称,受让兰州化物所中药配方颗粒秘密技术。
(7)2016年1月19日,华通医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近日收到有关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GMP证书》。
(8)2016年1月22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计划投资6.5亿元在广东省普宁市建设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未来将新建12条生产线,年提取能力达6000吨,预计将开发生产甘草、茯苓、当归、白芍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品种约450种,年产量约达24亿包。此产量仅次于目前最大的江阴天江药业。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药配方颗粒全面放开不会太远,而随着进入企业的逐渐增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将不断提高。但目前行业统一标准的缺乏,却实实在在地限制着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发展,因此,也期待相应标准能尽快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