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三甲医院门诊大降 基层用药将火爆

三甲医院门诊大降 基层用药将火爆

来源:新京报等  发布日期:2018/1/22 11:56:26

分级诊疗见成效,二三级医院受冲击!药企赶紧渠道下沉!
 
近日,卫计委发布会上提出2018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就是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展。
 
根据北京市卫计委的最新监测数据,二三级医院诊疗量降低、三级医疗机构整体工作量基本下降11.6%,而一级医疗机构诊疗量同比上升15.3%。
 
业内人士表示,医事服务费、不同级别医院药品屏障被打破是分级诊疗得以落实的重要原因。
 
▍差价推动分级诊疗
 
早在2012年,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和积水潭医院5家市属三级医院和延庆、密云两个区的6家医院陆续试点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
 
医事服务费在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之间有不小的差价、这也是为了利用价格差引导病人就诊,推动分级诊疗落地。
 
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医改之后8个月,在门急诊就诊挂号方面,副主任医师下降了12%,主任医师下降了22.9%,知名专家下降了12.6%。
 
之所以力推分级诊疗是因为,以往的急诊资源、专家资源存在浪费现象,不少疑难重症患者,面临有病无医的困境。
 
▍一级医院逆势上扬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医改8个月,相比去年同期,三级医疗机构诊疗量下降12.1%,整体工作量下降约11.6%。
 
在二三级医院就诊量下降的同时,一级医疗机构逆势上扬,诊疗量同比上升15.3%。
 
在数据转变的背后是政策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强力支持。医改之后,社区医事服务费普通号个人自付仅1元。为方便老人在家门口看病,北京还免除60岁以上户籍居民社区就医时的普通号自付费用。此外,在社区就诊,报销比例也更高。
 
▍基层用药大扩容
 
除了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诊疗费用和医保报销比例的差异外,统一基层医疗机构和二三级医院用药采购目录也是患者被引流到社区医院的重要原因。
 
2016年,北京提出试点将105种四类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常用药下放至社区。
 
医改正式启动后,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采购目录得到统一,不少基层医院的药品有不小的“扩容”。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医改之后,药房都放不下新增的药品。
 
除统一医院用药采购目录外,提高医事服务费,利用医保报销比例差异引导患者外,还有虚拟药房等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此外,各地媒体也纷纷吹风分级诊疗成效初显,药企还得赶紧下沉渠道,抢占基层市场。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婴儿健脾... 颗粒剂 黑龙江 2017-05-05
注射用盐... 注射用... 山东 2016-10-21
匹多莫德... 口服溶... 福建 2017-03-07
富马酸喹... 片剂 河南 2021-12-21
乳块消颗... 颗粒剂 黑龙江 基... 2018-11-05
清凉喉片 片剂 贵州 2022-04-19
盐酸哌罗... 素片 江苏 2018-05-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