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文:大批限制药基层有替代药了
近日,贵州省医保局联合三部委发布《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限制性用药替代参考药品名单》(以下简称《名单》),大批限制药基层有替代药可用。

《名单》将按照“成分一致、功能主治相同”的原则在药品目录中对应遴选出口服中成药,用来替代部分中药注射剂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才可报销的限制性药品,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在《名单》中,替代药分为中成药和协议期内谈判药品两部分,其中中成药共有40种类有可参考药品,基层常用的比如:双黄连片可替代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片可替代清开灵注射液、四逆汤(散)可替代参附注射液、止喘灵口服液可替代止喘灵注射液等。
限制中成药注射剂?不是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名单》是依据新版医保目录,针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制定而成。
新版医保目录中,基本药物被全部纳入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到2860种,为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配备和使用考虑充分。
但是在中成药部分,静脉用中药注射制剂仍然限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使用,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也就是说,中成药注射剂在基层是被限制使用的。但有了可报销的替代药品出现,意味着老百姓用药需求得到满足,基层医疗机构也有更多用药选择。
国家层面上,限制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既可以高质量发展中成药,也可以一定程度规避基层用药风险;地方上,制定替代药品,也可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发展,二者互相补充。
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限制性用药替代参考药品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