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推进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多部门、多地区总结“三医联动”阶段性成果,厦门市作为率先在全国开展国家“4+7”带量采购试点改革的城市,25种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多方共赢成效显著。 另据公开信息披露,厦门市医保局官方数据显示,带量采购正式落地两个月来,截至5月15日,厦门25种中选药品采购总数量为1267万(片/支),已完成该地区协议采购量的59%。 然而,在试点工作整体推进良好的背后,业内也对采购量的完成度产生了担忧:原定一年的采购量,2个月就完成了近六成,进度是不是太快了? “预估采购量”值得思考 业内的担忧不无道理。今年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简称《国家方案》),要求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量基础上,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 在11个试点城市中,厦门市率先落地中选药品的集采和使用工作。3月15日,厦门市各试点公立医疗机构如期启动中选药品采购工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海西平台上完成了中选药品的首单采购;随后,3月18日上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了国家“4+7” 城市集采中选药品的第一张处方。 显然,如果按照公开数据反推,1267万(片/支)对应厦门采购总量的59%,那么厦门试点地区年度采购量约为2150万(片/支),如果按照《国家方案》来判断,这部分采购量无疑是厦门全市医疗机构全年总用量的60%~70%,如果按照这样的采购速度,上半年极有希望完成全年采购总量。 众所周知,以往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或基药目录带来的上量效应是明显的,“4+7”带量采购引发了药品价格的巨大下降,25种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这种低价是否犹如医保、基药一般刺激了需求导致临床上量过快? 行业人士表示,理论上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品使用数量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考虑到医疗机构的库存和配送,毕竟第一批带量采购刚刚开始,如果不是提前采购,那么试点城市对于药品年度临床用量的估算是否存在误差,采购量预估是否过于保守或有所平衡,的确值得行业思考。 采购质量仍存空间 事实上,在今年4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对国家药品“4+7”带量采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11个试点城市从4月1日起已经全面启动带量采购,截至4月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完成了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 彼时,“半个月时间完成1/4采购量”已经备受行业瞩目,并且完全超过了行业预期。然而,当业内将目光聚焦在医疗机构能否完成协议采购量的时候,硬币另一面,如此顺利、快速完成了协议采购量,也可能意味着带量采购依然还有进一步提升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的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第一批带量采购无论在品种还是采购量层面,均考虑到产业实际而有所保留,然而,国家医保局对医保经费合理使用的掌控力度不断增强,新一批带量采购的品种数量、协议采购量都有机会进一步放大,一旦充分打消了对临床使用量的担忧,企业的参与主动性和降价意愿必然更大。 回顾首批带量采购过程,在药品名单公布之前共有95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最终入围带量采购名单的品种只有31个,成功中选品种25个。伴随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总数已经超过200个,带量采购品种基数已经更为充足。 从“4+7”带量采购试点结果来看,国家医保局正在利用足够的时间对第一批带量采购的具体执行状况进行政策端和市场端的观察、总结、调整,无论是对于上游的医药企业,还是下游的医疗机构终端,完善带量采购过程,扩大试点地区范围,科学约束药品使用,严厉打击不合理用药,势必将是未来国家药品采购的主旋律。
|